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美媒抨击耶伦对华表态:把保护主义伪装成了绿色产业政策

TomShow500
2740 0 0
美国黑料被自家媒体曝出,这算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吗?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来华访问却频繁对中国施压,中国还没出手,美国自家的“后院就着火”了,想不到虚伪面目被自己人戳穿!
据观察者网消息,美国彭博社的著名专栏作家大卫·菲克林,9日在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对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此前的观点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指称耶伦丢弃了200多年来的经济学原理,把“保护主义”伪装成了“绿色产业”。
这篇文章一刊发,瞬间在美国的内部炸开了锅,那么耶伦究竟是说了些什么,以至于菲克林在媒体上公开揭短、让耶伦下不来台呢?
这事呀,还得从耶伦访华说起。日前,耶伦主动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在此期间,耶伦频频对中国施压,不但要求中国停止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还对中国的企业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恶意抹黑。
耶伦访华是美国方面自己提出的,为什么来到中国的地盘后态度还这么嚣张,并且对中国指手画脚呢?既然不想好好谈,那就不要来了嘛!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没完,此前美国一直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恶意打压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出口。这次耶伦换了个花样,将中国的“新三样”定义为“产能过剩”的产品,称中国的出口量已经过于膨胀,流入到欧美市场会导致美国的产品受到挤压,进而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耶伦还声称,中国的“新三样”,也就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太阳能光伏,是依靠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才被世界看到的,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估计难以进入国际视野。
显然,耶伦这是睁着眼说瞎话,中国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占据欧美市场,获得大量美西方国家民众的喜爱,最直观的原因是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并且中国的技术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迭代。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消费者的话,你是会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有品质的商品,还是想花高昂的价格买到劣质的产品呢。因此,中国的产品经过了市场考验,中国的技术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看来啊,耶伦的言论实在是不堪入耳,也怪不得菲克林在美国媒体上发文章公开指责耶伦了。中国优质的产品进入美国的话,不但能够带动美国相关产业的兴起,提高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全球市场提供新的动力。一旦按照耶伦逻辑,大肆打压中国的产品,那样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最起码对全球市场的经济都将带来很大的冲击。
那么有人肯定想问了,损人不利己的事,耶伦为什么要推行呢?因为抹黑中国“产能过剩”,打压中国企业,不过是“狭隘的政治操弄”,是美国企图间接打压中国崛起的借口罢了。
不过,令美国尴尬无比的是,中国还没出手,其虚伪的面目被自己人戳穿,菲克林的这篇文章一出,事情的是非曲直就很明了了。耶伦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其实就是美国的保护主义在作祟,他们试图将保护主义包装成绿色产业政策忽悠民众,目的是继续维护美国的产业霸权。
LogoMoney.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LogoMoney.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   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北京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双方就深化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进行了交流。李乐成表 ...
    moonlightplay
    前天 10:42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第二个任期不仅治理美国,也治理全世界。   特朗普于4月24日接受了《大西洋》(The Atlantic)月刊采访,这段专访于4月28日发布。   “第一次当总统时,我要做两 ...
    lfancn
    9 小时前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4月29日凌晨,阿里巴巴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千问3),参数量为DeepSeek-R1的三分之一,成本大幅下降。据称,该模型性能全面超越R1、OpenAI-o1等领先模型,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   千问3是国内首个“ ...
    风雨中行走
    昨天 10:32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   东风有限回应武汉工厂关停事宜   据第一财经,4月29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证实,该公司武汉工厂目前正常运行,后续也不会关停。东风有限称,该公司将在东风与日产母公司的支持下平稳有序发展,持续加速向新能源 ...
    king19831101
    11 小时前
    支持
    反对
    回复
    收藏
TomShow500 新手上路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